時間:2009-10-21 瀏覽量:2005 【打印此頁】
一人臟換來萬人潔
2008年大年三十,正當人們與家人團聚準備年夜飯時,水暖處上水班班長侯新利卻正和值班人員一起,疏通臨江一棟樓排污管道的出口。數九寒天,下水井蓋被凍得猶如焊上了一樣,侯新利用撬棍撬了20多分鐘才打開,他穿上衩褲,爬到污水井內,半米多深的臟水凍得他直發抖,用竹枇子透不開下水管道,他就用手往外掏臟物,半個小時后,當下水管道疏通時,侯新力已是滿身汗氣。此時已是滿眼燈火,空氣中播撒著團聚的酒香……
一天中午,搶修回來,侯新利剛端起飯碗,突然接到公寓小區維修電話。他二話沒說,放下飯碗立即趕到了現場。經現場勘察,初步認定是排水主管線堵塞。因為雜物過多,用疏通機根本無法疏通,侯新利打開檢查口,鍬伸不進去,就用手掏排水管道里的雜物。排水井里的雜物逐漸減少,污水、糞便一下子沖了出來,他被污水、糞便沖個正著,滿臉、滿身全是,一個下午過后,排水管道終于被疏通了。當聽到嘩嘩的污水順暢地流入污水井時,當聽到群眾滿意的笑聲時,他卻只是憨厚的一笑。
上下水維修工作說起來簡單,干起來卻異常的繁瑣,小到一個馬桶小零件,大到動用攪動機器,臟的有掏廁所馬桶,累的有廚房間查漏止水等,每樁每件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為了更好地做好上下水安裝維修工作,他走遍了我局轄區的大街小巷,細心的查看翻閱公司的管網資料,進行對照,全面掌握全地區的管網分布情況。夏天,在蚊蠅成群,蛆蟲亂爬,臭氣熏天的下水道口疏通堵塞、排放積水;秋天忙著修管道、挖地溝……正如他自己講的,“世上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要有人干,既然干了這一行,就要對這一行負責任?!?/SPAN>
應著這句“負起責任”的宣言,侯新利用他的實際行動作了最有力的證明。二00六年至二00八年三年間,是水暖公司工程量最大、維修任務最重的三年,舊鑄鐵管線多已使用二十年之久,管線堵塞、漏水現象相當嚴重。他積極帶頭搶修突發事故,沖在前,干在先,每一次搶修,身上最臟的是他,汗水流的最多的是他。不顧自己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病,始終堅持在維修前線。
自1993年參加工作的十幾年里,侯新利默默地工作在最苦、最累、最臟的上下水維修崗位。10多年來,有多少個節假日、公休日,他是在工作中度過的,他數不清;10多年來,不分白天黑夜,隨叫隨到地干了多少工作,他說不清;10多年來他修復了多少舊水表、壞龍頭、小閥門,他記不清。而他數得清的是所負責全局3600多戶居民的下水管道和那百條縱橫交錯的主管道;他說的清的是“為單位,為居民服務奉獻青春的”真誠;他記得清的是愛崗敬業,無私奉獻的傳統!
十幾年來,侯新利在上下水維修這個平凡的崗位上,不計個人得失,任勞任怨,無私奉獻,用“寧愿一人臟,換來萬來人潔”的奉獻精神,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贊歌。